OpenGL之利用 Alpha 透明度进行测试
在前面的博客文章中有提到 OpenGL 裁剪测试及注意点,并且裁剪测试只能裁剪一个矩形区域,相当于就是把整个内容都绘制上去了,但是透过一个小矩形区域来看绘制的物体。
除了透过矩形区域,还可以实现透过任意形状区域来观察物体,这就是要用到 OpenGL 的 Alpha 透明度测试。
关于 Alpha 透明度测试,在 用 OpenGL 对视频帧内容进行替换 也用实践用到过。
在 OpenGL 中,每个颜色都有四个色彩通道 --- RGBA,其中 A 就是 Alpha 透明度通道,可以利用它的值进行检测。
Alpha 测试的基本原理为,当绘制一个片元时,首先检测其 Alpha 值,若 Alpha 值满足要求,就通过测试,绘制此片元,否则丢弃此片元,不进行绘制。
比如如下的场景:
如果是裁剪测试,只能屏幕上透过一个矩形区域来观察实际场景。
而换成 Alpha 测试,就可以实现透过任意形状的观察,效果如下:
图上的内容实际由三部分组成,树、地形、中间带透明度的边框。
正因为绘制的边框带透明度,才不会全部遮住后面的内容。
具体绘制代码如下:
这里面绘制带透明度的边框时清除了一次深度缓冲,因为带透明度边框不属于主场景,不应该和主场景中的物体以同一标准进行深度检测,否则可能会产生不正确的视觉效果。
具体实现¶
Alpha 测试的重点在于片段着色器的处理,在这里可以对每一个片段进行处理,根据 Alpha 来决定是否抛弃它。
根据具体的图片透明度,这里,如果透明度小于 0.6 ,就抛弃这个片元,否则的话就赋值给原本采样的颜色。
其中,在 GLSL 着色器语言中,discard
代表放弃该片元。
而 texture2D 方法代表纹理采样,它的结果类型是一个向量,向量在着色器代码中的地位非常重要,可以方便地存储以及操作 颜色、位置、纹理坐标 等不仅包含一个组成部分的量。
对于一个向量,有时需要单独访问向量中的某个分量,基本语法为 <向量名>.<分量名>
,从不同的角度来看,它的每个分量代表的含义是不同的:
- 将向量看作颜色时,可以使用 r、g、b、a 四个分量名,分别代表红、绿、蓝、透明度 4 个色彩通道。
-
将向量看作位置时,可以使用 x、y、z、w 四个分量名,分别代表 x 轴、y 轴、z 轴分量及 w 值。
若向量是 4 维的,可以使用的分量名为 x、y、z、w;若向量是 3 维的,可以使用的分量名为 x、y、z;若是 2 维的,可以使用的 x、y 两个分量名。 -
将向量看作纹理坐标时,可以使用 s、t、p、q 四个分量名,分别代表纹理坐标的不同分量。
若向量是 4 维的,可以使用的分量名为 s、t、p、q;若向量是 3 维的,可以使用的分量名为 s、t、p;若是 2 维的,可以使用的 s、t 两个分量名。
除了使用 .
的形式来访问分量名,还可以将向量看作一个数组,用下标来进行访问:
理解了 discard 的作用和向量各分量的含义,就很容易明白 Alpha 测试的原理了。
实际上,Alpha 测试并不是渲染管线上要进行的操作流程,而是我们自己想出的根据 Alpha 透明度值对片元进行处理罢了。
具体的实现可以参考我的 Github 项目,求一波 Star 。
参考¶
- 《OpenGL ES 3.x 游戏开发》
最后¶
俗话说:
独学而无友,则孤陋而寡闻
学习的路上是需要交流和分享的,这里有个二维码,如果你对 OpenGL ES 感兴趣欢迎一起来交流讨论。
要是二维码过期了,加微信 ezglume 好友,备注 OpenGL ,拉你入群~
📢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:音视频开发进阶
